|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Ngoc Mai 5 years ago

 

 

 

 

 

 

 

 

 

 


張美玲 - 魔法阿嬤 觀看心得

魔法阿嬤將阿嬤的角色與鄉下人純樸的個性描寫得淋漓盡致,傳統的鄉下人互相幫助,遇到事情心直口快,但不會放在心上,對各種事盡心盡力地做;身為阿嬤雖然碰到女兒把孩子丟給他照顧,雖然不太願意也欣然接受,並盡量使孫子得到最好的照顧;而對大家害怕的鬼節,也以不同的角度來說故事,讓大家對這個習俗有更深的認識。


丹:

我高中時候是第一次看過魔法阿媽,雖然我那時候在台灣的時間不久,還是覺得這部電影特別有台灣味. 有藍色小貨車,藍白拖等等,讓觀眾可以感覺到有地點感,文化特質。我個人也對鬼文化有興趣,這部電影一點都不小看信鬼的人和文化,反而是以鬼的存在為理所當然的事實,卻是當代小朋友才不信。當作台灣早期動畫電影,品質其實非常優。步調剛好,敵人 (黑貓) 也介紹的很有效,最後讓觀眾看整個惡魔貓的形象也很有感覺。這部電影對台灣現代年輕人來說,也能讓他們知道家庭的重要,也可能讓他們想,可以試試看包容別人/長輩的態度和信仰。畢竟是家人。也能讓人考慮是否太依賴現代的科技 (電動/電視/方便),多想想生活最珍貴的其實是甚麼? 迷信是甚麼, 等等。10/10! 好看!


玉梅:

魔法阿嬤觀看心得:

 

雖然這部電影看起來是給兒童小朋友看的動畫電影,不過,以外國人想要認識台灣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實在很有趣。電影的內容是台灣鬼節。原來台灣傳統文化裡有鬼怪的拜拜的節日。這個文化不只是單純是拜拜而是一種教育人和鬼之間可以彼此相信、彼此協助、充滿的愛心。對於小朋友來看也會更熱愛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鬼怪故事則不像一般很可怕的事情。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