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老師講的一些重點:

第二個階段的主題:文化傳統

 

傳統節日,傳統藝術,中醫

 

實證主義 (positivism) - Durkheim

     自殺論 - 自殺率收社會的影響。

 

台灣戲曲中心:

https://tttc.culture.tw/Xiqu/index.aspx

 

歌仔戲 (唯一在台灣發出的戲)

    反串 -   女生 扮成 男生 / 男生 扮成 女生

生  男主角

旦  女主角   

 

台灣老街都是日本時代的時候蓋的老街。

台灣建築物的現代化是透過日本而來的。日本人是去歐洲學習,然後來台灣實踐他們所學到的。


 

 


張美玲

歌仔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MSkqYMy1LY

本次觀看的是廖瓊枝老師歌仔戲經典劇目「王寶釧」中的部份,角色由廖瓊枝&趙美齡老師扮演,(都馬調),在三分多鐘的內容下,演出均採用台語「演唱」,即便是在思考部分,唱腔應屬都馬調,速度快,演唱時搭配的樂器,熱鬧非凡,果然有適合節慶演出的味道。而這一段表演唱腔快,均無重覆,也沒有所謂的經典名句。


狄馬棣

網路上查到台灣最有名的歌仔戲團就是「明華團」。

我問過五個台灣朋友哪一個是歌仔戲最有名的一句話,但他們五個完全沒有概念。

一位著名的歌仔戲演員就是廖瓊枝和楊麗華。


 

丹:

歌仔戲時源自宜蘭的台灣傳統戲劇/曲調藝術。最有名的歌曲包括七字調,都馬調等。

 

都馬調歌詞:

兩人愛意在心內,咱哥在東,妹啊在西,阿娘若無嫌啊,

我袂作胡蠅,做蚊啊,阮嘛要飛過來。

六月棉被收去,囥相好阿哥去佇外莊,英暗袂得阿君妳來返,

夭壽這個五更那會這呢長。

半暝月娘照入紗窗,為何偏偏來照我守空房,阮關窗將月緊緊送,

送去隔壁通好照別人。

 

看歌仔戲時我只能說我完全不懂情況。我也不懂歌曲哪裡好聽;但,我明明就是外國人。我長大中一次都沒聽過中國傳統歌,對我耳朵來說時完全陌生的音。也讓我知道,自己文化跟自己習慣的音樂風有密集關係,是很難接受新的音調等等。我從小也沒有特別喜歡西方的Opera或戲劇,所以我更不懂歌仔曲哪裡會吸引人。希望以後能夠欣賞。


 

阮氏玉梅:

 

 

台灣歌仔戲:

台灣歌仔戲是台灣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越南也有傳統表演藝術被稱為Hát bội¸ Cải lương跟台灣歌仔戲的類似,也許是地理接近及文化、歷史上的影響。觀看一段歌仔戲影片,我覺得台灣歌仔戲和越南Hát bội¸ Cải lương傳統演戲演出內容讓一般大眾也能認識民間傳說及忠孝節義故事,進而接觸文雅辭彙,歷史故事題材多採用中國古代傳說或民間故事如「包青天」,「孟麗君」,「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另外,觀看歌仔戲,我看到了藝術之美及其特色:用台語演唱、化濃妝、在劇場舞台表演,卻不常看到被拍成電影,演員演出時必須使用大量演技和語言,搭配各種樂器營造出劇場的氣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cPezk97cs

 


曾詩敏

 

查到網上的資料:

臺灣有名的歌仔戲演員:小鳳仙, 陳鳳桂, 吴梅芳

有名的劇團: 明華園戲劇團 

這次在網路看的歌仔戲:孟麗君之游上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D8NsYGT58

因為歌仔戲唱的是台語,所以單聽的話完全聽不懂,要看字幕才會了解一點內容。聽完的感覺就是覺得跟粵劇很相似,從服裝到旋律,還是故事都是古代的典故或民間傳說為多。

 


米拓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SGvL8JPzA 

聼著影片的第一半時留給我相當浪漫的感覺,首先解釋歌仔戲設置爲何,在聽兩位演員唱著幾句話。第二半大約内容為一位警告另一位想去的地方危險,聼背景音樂就能聽起來氣氛改變了,速度稍微快一點了,呻吟也低一點了。雖然内容不多,但因爲有字幕而演奏只隱約,所以還是能感覺到氣氛大概如何。 

2. 最有名的歌仔戲是哪一段?-->《明華園》 

最有名的歌仔戲演員是誰?--> 小鳳仙、吴梅芳、王玉川、唐美雲 等


陳玉水 

 

越南的傳統藝戲劇:Hát bội (哈伯劇), Cải lương (改良劇)

http://matnatrangtri.com/nghe-thuat-hat-boi/nguon-goc-cua-hat-boi.html

Hát bội (哈伯劇)

根據丁朋非(NSND Đinh Bằng Phi)傳統戲劇專家的研究, Hát bội(哈伯劇)出現在千年前(XI世紀),越南封建李朝時代(農村-宮廷時代)。人民主要以農業為主,於是每年收成大豐收時會隆重拜拜農神,同時男女老少也用很純樸的工具當樂器來唱歌跳舞,表示謝神。這種民間自創的歌舞被稱為Hát bội(哈伯劇)Hát bội(哈伯劇)在當時滿滿流行起來,Hát bội(哈伯劇)也同時傳到宮廷裡的國王,國王感興趣於是開始有人進一步研究Hát bội(哈伯劇)的劇情、服裝、樂器.... Hát bội(哈伯劇)也從此寫上歷史。不過當時在封建制度的保守思想下,不重視這種的藝術,於是它在歷史上有非常少的紀錄。

Cải lương(改良劇)

改良劇是越南一種現代民間戲劇形式,融合了越南南部民歌、樂調,以及傳統㗰劇的一些特點。 改良劇誕生於20世紀早期的越南南部,1930年代,在法國殖民地區的中產階層中取得繁榮,現代以來成為國家戲劇的重要形式之一。與其他劇種不同,改良劇持續在民眾中受到歡迎,直至1980年代達到高潮 

Cải lương(改良劇)出現在20世紀,Cải lương 也就是「改良」是跟她名字一樣是把以前的「Hát bội(哈伯劇) 改良,加很多符合時代的因素如:情局、音樂(實用已有的歌曲而改成符合劇情的歌詞)、服裝、打扮...於是較受現代人的歡迎。

1960年代,Cải lương(改良劇)越南南部非常受歡迎,當時的西貢大概有39個表演場地,20個培訓Cải lương(改良劇)演員中心

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Cải lương(改良劇)還被受歡迎,直到1985年因為沒有更新、缺乏新鮮感、沒有精彩的劇情、演員老化....

一些著名的Cải lương(改良劇)如:蘭和碟戀曲(Chuyện tình Lan và Điệp)、蘇映月(Tô Ánh Nguyệt榴槤葉(Lá sầu riêng)...